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源自“雨生百谷”之说;过了谷雨,就要入夏了。此时,气温升高,心气逐渐旺盛,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,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,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,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,要护肝、健脾、祛湿为宜,为安然度夏打下基础。
谷雨前后花粉、柳絮较多,有过敏病症的朋友,除了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,减少户外活动外,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,有助缓解鼻塞、打喷嚏等症状。
用喝剩下的茶叶水洗脸,不但能减少皮肤病的发生,而且可以使脸部皮肤光泽、滑润、柔软。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黑圈处,每日1-2次,每次20-30分钟,有助于消除黑眼圈。茶叶中含有茶多酚,有抗氧化作用,可防止肌肤衰老。茶叶还能抗辐射,尤其适合长期用电脑的女性,可抑制皮肤色素沉着,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。此外,茶叶的鞣酸作用可以缓解皮肤干燥。
谷雨时节正是桃花开放的时候,桃花不但可供观赏,也是美容滋补的良药。准备少量桃花干品(1克),猪蹄(1只)以及粳米(100克),将猪蹄皮肉与骨头分开,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烂,将骨头取出后加入桃花和粳米,再熬至黏稠即可。桃花粥能滋润皮肤,补益身体。
肠胃不适、四肢沉重、皮肤起疹子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,可以吃些薏苡仁。薏苡仁味甘性凉,有清热健脾、利水渗湿的作用,很适合春天食用。可以用薏苡仁熬粥或熬汤喝,但脾虚以及孕妇人群不宜食用。另外,豆类、瓜类也是很好的祛湿食材。
晚春气温逐渐升高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。春困、腿重其实是“湿”的一种表现,可以在煲汤时放点荷叶,每周食用1~2次,有健脾祛湿的作用。另外,适当喝点酸梅汤、绿豆汤、红豆汤,防止体内积热。而且不宜多吃羊肉、辣椒等大热食物。
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随着降雨增多,空气中湿度逐渐加大,饮食上要注意祛风除湿、强筋骨、温气血。可以将生姜切末,和鸡蛋一起打匀后炒熟,出锅时用少量糖、醋和盐调味即可。可以在早餐时吃,有驱风散寒,温中健胃的作用。
在此时节,南方有喝“谷雨茶”的习俗,传说“谷雨茶”可清火、辟邪、明目;北方有吃香椿的习俗,此时香椿营养价值高。在这升发舒畅的暮春时节,养生应当以补为重。 暮春时节,花草树木随风轻摇,舒展生长。中医认为春气与肝相应,宜保持肝气畅达。如肝气郁结,就好像草木被束缚而不能舒展地生长,引发抑郁、悲伤等情绪滋生,甚至患上精神疾病。此时,人们可以站在高处远望,向他人倾诉心中的不良情绪,或郊游时大声呼喊、唱歌,把不良情绪及时宣泄出来,舒展肝气。心中怏怏不快还可以按摩十宣穴(手指尖端,左右共10个)来舒缓。以这种宣泄的方式畅达气机,可以起到补养肝气的效果。 谷雨时节,春雨浇灌下的花草树木开始茁壮生长,人们也要适应时节的变化,适当地“滋水涵木”。清代名医吴鞠通曾根据谷雨时令特点,创制了“谷雨养生汤”:其中鸭梨半个、荸荠5个、藕30克,与鲜芦根15克、麦冬15克一起煮水,加冰糖调味。在谷雨当天上午和下午各取汁500毫升饮用,上午喝可以升发阳气,下午喝可以养阴生津。以这种滋补的方式可以达到补益肾气的效果。谷雨时节饮食,应注意考虑低盐、低脂、低糖、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。低盐就是少食钠盐,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,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;低脂也就是少食油脂,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%;低糖也就是少吃游离糖,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;低胆固醇是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,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,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克;低刺激即少吃辛辣食品。谷雨时节气候复杂,不过绝大多数地区都多大风天气,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,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,容易诱发、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。这个时候,"补"水就显得特别重要。一夜春眠之后,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,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、洗涤已排空的肠胃,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。 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称为雨前茶,旗枪、雀舌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雨前茶。一年之中谷雨季节是最适宜喝绿茶的。此时喝绿茶既有护肝的作用,又能抗菌,可以增强肝脏排毒功能,提高免疫力,还能调节人体的脂肪代谢,在夏天到来之际,帮人们摆脱一些多余的脂肪。 谷雨过后,降雨量开始增多,空气湿度较大,湿邪会在不经意间侵入身体,造成身体关节酸痛,出现关节炎是常见的情况。 在生活起居方面,这个时候要注重保暖防寒,积极锻炼身体,在湿气较重的早上,不妨把室外运动调整为室内运动,从而保护关节,以免受到湿邪的伤害。 就饮食来说,这个时候不妨吃一些祛湿的食物,例如,赤小豆、白扁豆、薏仁、冬瓜等,这些食物对于祛湿是非常有效的。 同时,在谷雨前后,脾部非常的旺盛,消化系统非常的强,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多多的进补,对于一些身体较弱的人来说,不妨多吃一些补益气血的食物,以此增强体质,大枣、莲子、桂圆都是可以食用的。 就饮食来说,除了要养肺健脾,对于肠胃也要进行保护,一方面温度的升高,会让不少人开始食用冷饮,特别是孩子,对于冷饮会更加的喜欢;另一方面则是湿气较重会容易损伤脾胃。 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减少吃冷饮,冷饮要是吃多了会造成肠痉挛,以孩子来说,吃冷饮虽说能够一时过瘾,却不想,会造成脾胃虚寒,这是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脏腑发育并不完善,过多的食用冷饮会造成胃部受到凉气的侵入,出现腹痛、腹泻是常见的情况。